南诏大理国国王神秘墓葬 山洞藏金瓶
# b ~% P$ L; H7 G) c/ W2 m( U7 t+ x
南诏大理国国王神秘墓葬
. w3 d0 a1 y" K, S8 I Y
$ ~" r: Z7 p# j9 p/ P考古专家在现场寻找大理国遗迹 1 o9 v2 H# a4 t# ]/ S9 E i a
' J1 M! S+ L7 o# J: r5 ?
南诏大理国国王神秘墓葬
2 a+ H1 I- G/ V! w
. s _, [% d$ z# b" l考古发掘现场 $ a/ A7 }2 g2 G. e' c
传说大理国王死后只把双耳割下藏入金瓶: w; u3 \8 P4 M1 N
在一个夏季的傍晚,山里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地响起,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这时一位进山采药的彝族老汉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他要赶紧找个地方暂避风雨。大山里通常会有很多的洞穴,老汉在草丛中寻找着。果然他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洞口,急忙走了进去。洞中漆黑一片,地面上也坑坑洼洼,但洞里仿佛有种神奇的东西吸引着老汉向前走去。6 n7 n `6 v% l6 u. D6 _
就在火光照亮前方的时候,老汉惊呆了,山洞深处显现出一些金灿灿的东西。
2 P. r% A0 a1 R; F( [8 X再定睛细看,老汉辨认出这是些黄金打造的罐子。这时,老汉好象受到了更大的惊吓,他全然不顾外面的狂风暴雨,跌跌撞撞跑出了山洞。山洞中的黄金罐子似乎不是什么金银财宝,而是些更加诡异的物品,竟使得老汉这般惊恐万状。
. a" R8 A& `; r, t山洞被发现的时间是2001年,它的地点就在大理州东南的巍山县。
7 D% m, d, N( p" w9 X2 M# }也许是因为受了惊吓和淋了雨水,老汉回家后便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 I3 m& K; `+ r: x% \) F3 | _: x& I
人们都说老汉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那些金瓶是属于很久以前一些国王的,里面存放的是他们的魂灵。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个古老的说法,一个秘密的山洞里藏匿着许多国王的金瓶,但从没有人能够找到它们。随着老汉的去世,刚刚被发现的山洞也悄然消失了。$ R8 u- _) Y+ D
几年过去了,山洞里国王的金瓶,已被人们淡忘,谁也无法核实那些神秘的金瓶究竟是传说还是事实。& f9 o6 ^0 d2 j
但大理市文物管理所的黎瑞财所长,却始终关注着这些山洞中的金瓶。这天他和同事来到了大理市的苍山脚下,传说这里也有一个藏匿着金瓶的山洞。9 F. D7 _4 |+ \. N
采访:很多人都说见过这个洞,还传说这个洞可以穿到苍山,达到苍山背后的漾濞县。 0 _* S/ o( Q7 v$ g( Q9 I) d M) `
6 X# J& {/ Z1 o `% F6 M' w7 t这里离巍山有100多公里远,同样是藏着金瓶的山洞为何会出现在两处。而山洞中的金瓶真的是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存放着国王的灵魂。那些金瓶又会是属于哪个王朝的国王的。黎所长在反复查阅史料后,发现了一条线索。
! ~1 f) ]9 F, w, V' H3 i# T" P% e: o+ j: {3 d$ Y8 A: O3 I
南诏大理国国王神秘墓葬
2 w4 e* [* d; i
, S. P. V6 Y7 x2 ]
( }! r& `: m j( K6 h# M- y! i
南诏大理国国王神秘墓葬
! x2 e4 L. p5 h$ F$ @" |- x7 i
9 o+ @/ z( u# D$ P/ V0 Z
瓦片上的纹路表明其大理国身份
) ^) H+ Q/ o: z采访:蛮书上记载是火葬了以后,南诏王割下双耳,处于金瓶,两个耳朵放在金瓶里面,藏进密室,到时候是,适时将出祭之。- a8 }' V3 l' d
看来,按照蛮书的记载,老汉的发现和人们的传说并不是子虚乌有,国王的金瓶的确存在。
- W9 J# g, s( p1 x; Q但黎所长也清楚地知道,如果山洞是存放金瓶的地方,那就好比是国王的陵墓,它的位置一定非常秘密。
6 ^3 [) |& m, x9 |采访:皇家葬掉以后,派人(将金瓶)藏到密室里面,这个秘密只有继位的南诏王才知道,这个洞,这个密洞所在地,那么为了不让后人发现这个金瓶的所在地是什么地方,首先派第一批人把金瓶储存收藏好以后,埋好以后,后面就派第二批人,就把知道这个洞穴所在地的人杀掉,杀掉以后,这个(洞的地点)永远是个谜了。
" z3 F8 n' I4 f8 A' {) V4 J- m8 A1 p那么如此重要秘密的山洞,能够轻易找到么?
" ^! z k7 V3 Z4 r0 z6 N采访:我们前后进行了两次勘察工作,但是在山坡一带没有发现任何的洞穴。
% W6 ]1 [/ _5 b, U. V两次勘察尽管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洞穴,但黎所长在对这里的地形做了细致的观察后,他发现:5 ] a( ^/ W, `. ^
采访:从它整个的形制来说,它在当时苍山的峰麓下面,前面有上下两个平台,两个平台之间有个通道。
# u6 ^) S$ Y7 b; @" d黎所长认为这样的地形很像是个大型祭祀的场所。如果按照传说和蛮书中的记载,每到国王的忌日,从附近的洞中取出金瓶,在这里举行祭奠活动,一切似乎是顺理成章,但因为没有发现山洞,人们始终无法证实它的存在。
. x4 j) z+ P; I: Z2 C, D2004年的冬季,在苍山脚下的一条公路边,有处考古工地悄然开工了。
! N' A7 {% T' o: D6 [7 |. d采访:很多人都说见过这个洞,还传说这个洞可以穿到苍山,达到苍山背后的漾濞县。 w6 ^0 E3 H8 z0 h* C
这里离巍山有100多公里远,同样是藏着金瓶的山洞为何会出现在两处。而山洞中的金瓶真的是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存放着国王的灵魂。那些金瓶又会是属于哪个王朝的国王的。黎所长在反复查阅史料后,发现了一条线索。, l5 ^4 ]$ s7 }1 B. K" P( ]$ X
采访:蛮书上记载是火葬了以后,南诏王割下双耳,处于金瓶,两个耳朵放在金瓶里面,藏进密室,到时候是,适时将出祭之。
0 w+ e0 X, c! b0 q7 t1 L看来,按照蛮书的记载,老汉的发现和人们的传说并不是子虚乌有,国王的金瓶的确存在。- w4 f' s& g* w* i! g( M
但黎所长也清楚地知道,如果山洞是存放金瓶的地方,那就好比是国王的陵墓,它的位置一定非常秘密。
1 g& a# i! o. U+ j3 m; ]( k1 v2 ~采访:皇家葬掉以后,派人(将金瓶)藏到密室里面,这个秘密只有继位的南诏王才知道,这个洞,这个密洞所在地,那么为了不让后人发现这个金瓶的所在地是什么地方,首先派第一批人把金瓶储存收藏好以后,埋好以后,后面就派第二批人,就把知道这个洞穴所在地的人杀掉,杀掉以后,这个(洞的地点)永远是个谜了。
% V+ H1 \, z9 ~) m2 z" [4 o$ ]. N+ b那么如此重要秘密的山洞,能够轻易找到么?1 K5 O- v9 b; N' r
采访:我们前后进行了两次勘察工作,但是在山坡一带没有发现任何的洞穴。
/ q& U! X1 f8 }' f* D7 h: S两次勘察尽管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洞穴,但黎所长在对这里的地形做了细致的观察后,他发现:
C( v" d: O& w% V& u采访:从它整个的形制来说,它在当时苍山的峰麓下面,前面有上下两个平台,两个平台之间有个通道。 3 Z. C, n8 O7 k4 q7 R1 C
黎所长认为这样的地形很像是个大型祭祀的场所。如果按照传说和蛮书中的记载,每到国王的忌日,从附近的洞中取出金瓶,在这里举行祭奠活动,一切似乎是顺理成章,但因为没有发现山洞,人们始终无法证实它的存在。
8 K! R, `, i0 s3 I/ _; K: z2004年的冬季,在苍山脚下的一条公路边,有处考古工地悄然开工了。8 s% M# ^. N1 a X4 o) U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考古工地的现场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坑被专门清理了出来。人们发现在每一个土坑中都埋放着一块大石头。
, H: ~% l8 V% Z& T1 a黎所长和考古工地的领队,对这些土坑异常关注。他们认为土坑中的大石块呈现了一种古人特殊的建筑手段。那就是在坑中先放上石块,然后在石块上树起木柱。用这样的办法建筑房屋,正是南诏大理时期建筑的特点。
7 t; I. @6 {( R7 P5 S在文献中记载,历史上这一带曾是南诏大理国的都城。这次为了扩建公路而进行的保护性考古发掘,果然探察到了南诏大理国的踪迹,这时在黎所长心中也随之升起了希望,那个藏着金瓶的山洞会不会真的存在,而且也能被发现。
/ ~# J- M# Q4 x- Z2 N从细奴罗创建南诏,到南诏国消失,一共有263年。在这期间,南诏曾有十几代君王即位。而其后的大理国存在的时间更长,延续了308年,即位的国王也应该更多。500多年里,两个地方王朝皇室的人数加和起来应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这些君王的陵墓不仅始终没有被找到,甚至连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也无从发现。. v x& o- x2 Z
对此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推测。有人认为,由于南诏大理只是两个地方王朝,他们的国力无法和中原王朝相比,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每一位国王修建大型的王陵。也有人认为,南诏大理远离中原内地,其丧葬习俗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他们信奉佛教,时兴火葬,所以无须为保存尸骨大兴土木。6 ~8 v b/ C6 H% Q# n
但从大理地区保存下来的这些火葬墓中,我们看到,即便是普通百姓,实行火葬后,死去的人也还是要有一个墓碑的。
& w( v' A/ b# o9 d& S) D+ B; S或许因为帝王本来就不能和百姓同归一处,所以南诏大理的国王们将归宿选择在了山洞里。
8 T, R+ ` E- o* @- }在大理州的剑川县,人们传说这里的石宝山上也有一个神秘的山洞,和巍山、苍山脚下的洞穴一样,存放着南诏大理国国王们的金瓶。$ p+ q a: [: c w4 A
从南诏时代,剑川县的石宝山就成为了佛教胜地,南诏大理国的国王们曾命工匠在这里开凿石洞,修筑佛像。至今山上依旧保留着很多的佛教造像。
! |1 G4 w) y) R但与其他信奉佛教的地区不一样的是,南诏大理国的君王们在为神仙打造石像的同时,却将自己的石像也置于其中。甚至连同他们的家人。这就是南诏创始人细奴罗的全家福。6 c0 D6 ^" ~! S6 S8 V a0 O
这也是一位南诏的国君,在他的身旁,还坐着一位出家的僧人,人们推测,在南诏时期,不仅国王信奉佛教,就连国家大事的制定也会有僧人来参与。4 X0 R$ ~5 t% \6 R3 I
在石宝山上的佛教雕像中,人们一共找到了三位南诏国的国君。
3 ?4 P2 w% R# {0 K1 m2 N$ e早在南诏国创建初期,佛教就被确定为南诏国的国教。包括后来的大理国,也沿袭了这种宗教信仰。从保留下来的一幅国王理佛图中,我们更能看到南诏大理国信奉佛教的盛大场面。; `) {% j) J# o% s+ s) \
尽管石宝山也远离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苍山,但从国王的雕像可以看出,南诏的国君似乎对这里更加情有独衷,那么国王们将最终的归宿选择在这里也是很有可能的。
! j" W' |' T$ S9 S采访:南诏有13代王,大理国有22代,这三十多代的王、后、妃等等这些墓,对大理人来说,这个是个谜。 + u1 k: U- ?$ |8 S. E/ q2 e4 P. ~
5 A2 G: m2 m g: @( u
在大理地区,人们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过大量的火葬墓。这些墓穴中只有一个装着死者骨灰的火葬罐。但随着死者身份的不同,火葬罐的材质也不同。普通百姓也就是一个陶土烧制的罐子,只有在贵族的墓葬中人们才能见到这样精致的火葬罐。难道在南诏大理时代,这一带的人们真是像推测的那样,因为信奉佛教而选择了火葬。
: ]! V5 L! ?1 a) o/ O' z! i采访:南诏大理国以前,这墓葬,砖石墓、土葬墓出土了很多,跨过南诏大理国五百多年以后,明代,这个墓葬,砖石墓土葬墓都有很多发现,唯独南诏大理国时期,这500多年,就是土葬墓没有(发现),都是火葬墓。
" u6 o6 g/ |9 j0 _2 V$ |9 |, x看来正是因为南诏大理国的人们信奉佛教,相信人来于尘也归于尘,所以选择了火葬。而那些国王们因为身份显贵,他们的火葬罐则应该是用黄金打造的。" H- H, Y- w& ~3 X
人们有理由相信,那些传说中的金罐子很可能就是南诏大理国国王们的火葬罐。而彝族老汉发现的山洞也因为巍山县是南诏的发祥地显得更加可信。! [( b' g J: ?( r+ j. z
那么在大理剑川县的石宝山中,既然南诏的国君们能把自己的雕像留在那里,也有可能会在山中的某个地方选择一个安息之地。
1 c) A3 x/ G: P而作为南诏大理国都城所在地的苍山脚下,更是国王们最好的归宿。
/ ?2 [ E/ L' Q1 _% i7 h这三座山都在大理州境内,究竟那一处才会是真正的王陵。3 i% p/ Z# M, [0 R9 T. v
在苍山脚下的工地上,人们依旧在进行着考古发掘。根据记载,1000多年前,南诏大理国的都城就建在了这一带。尽管考古工地所在的位置,并不是记载中当年都城的中心地带,但在地下人们还是发现南诏大理时期留下来的建筑遗迹,证明这里的确有都城建筑存在。这便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找到了南诏大理国存在的证据。# U# _7 u2 f0 _- D3 N! |
工地上到处都堆积着小山般的瓦砾,工人们对它们已经司空见惯。只有黎所长格外关注,他希望能从这里面找到南诏大理国王陵的信息。因为这些建筑残片上都有着南诏大理国的痕迹。& V# m+ y: {. K% v4 D
几天以后,黎所长和同事再次来到苍山脚下传说中有山洞的地方。在以前的勘察中黎所长就发现,这里有着两个大平台,地形很像是举行大型祭祀的场所。他推测这两个平台有可能是人工建造的。
" w x: ~( T8 f- r9 P: n9 X0 Z黎所长从第一阶平台的地上取下了一块泥土,果然泥土中显现出了一层层不同的土质。+ a) u/ Q e* z6 H4 ]: k2 u, u$ ]
从事考古发掘的人都了解只有人工夯筑的土层才会有这样的痕迹。
& N& ~$ l* g/ ^* F/ F如果这里是南诏大理国为国王的灵魂举行祭祀的地方,当年人们除了要夯筑起一个平台,平台上还应该有相应的建筑。9 o0 E! Q) h4 z2 q' a
黎所长来到了第二阶平台,这里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瓦砾。但只有找到有着南诏大理国特征的建筑残片,才能确认平台上曾有过那个时期的建筑。
0 a1 F6 s1 U( S黎所长在泥土里挖出了一块瓦片,经过仔细辨认,他发现瓦片上隐约有些纹路。
6 q k' I5 \6 _+ b' n1 u带着从苍山脚下挖出的瓦片,黎所长回到了办公室。
* L4 [) O# o6 v$ R, I# n- M在这里黎所长曾反复查阅资料,寻找南诏大理国王陵的踪迹。但因为那个时期的历史文献几乎全部被后来的明代人所焚毁,在仅存的文字中查找始终没有收获。
0 Y7 a% x( h+ j这回黎所长采取了实物对比的方法,他找出了从考古工地带回的瓦片。人们已经确认考古工地中发现的建筑遗迹就是南诏大理国留下的,而这块瓦片上的纹路,正具有着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 `% y% e$ w5 v2 u4 G, Q再将平台上挖出的瓦片和它放在一起,黎所长看到两块瓦片上的纹路有着同样的特征。
m% K: e9 T; a: l# o) Z在随后对平台的勘察中,人们有了更多的发现。, V0 N- K5 L" f+ s" _- F
采访:在这个遗址里面,发现了南诏有字瓦,铺地砖,是一尺见方的,铺地绿釉砖,(从)等等这些构件来说,毫无疑问这个地方,按照大理时期这个地方就有官方建筑,根据各方面的综合分析,这应该是我们王陵探查的一个重点。' Y$ A. H% D7 |+ } G4 ]" e. v
如今各种迹象都表明,南诏大理国的王陵是存在的,国王的金瓶也是存在的。而苍山脚下那个深藏不露的洞穴比起其他传说中的洞穴更可能是王陵的所在地。
9 n9 ~9 t0 \8 ?0 Q尽管这些王陵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洞穴,也许洞穴中就只有些国王们的黄金火葬罐。但这对人们了解那个带着500多年神秘历史的古老王朝,却是异常重要的。" l* ~4 C" F9 Q( J. @/ Z
4 n4 L6 h9 Y( K0 ~! a! i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