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城我认识的白族之地1 J, q9 j# g; ]& E
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滇藏公路旁的周城,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 8868人,几乎全是白族。周城不仅因为其境内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而且还因为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0 f) c! D' S0 @+ u 4 e+ y5 ?4 c% j I
“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是周城白族村庄的特色。密如蛛网的石板路,汩汩的泉水顺着七拐八弯的巷道流淌,古朴而又幽静。巷道两侧一幢幢白墙青瓦楼房,是周城白族的传统石墙土木结构建筑,“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不会倒”是这种建筑特征的写照。周城民居通常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是由一幢二层楼的正房两侧各配一座厢房,以及正房对面的一堵墙壁共同围成的一座封闭式院落。“四合五天井”是指四面都是楼房,四个角的交接处分别有四个小天井,加上中央一个大天井的院落式建筑。主房都背依苍山,座西朝东。4 _/ x, h0 J: x$ n: Q
0 h& j) w9 j7 w+ p/ V-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古戏台以其建筑宏大和工艺精湛,堪称周城白族建筑的精品。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是周城居民节日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古戏台前广场上南北相对的两棵大青树是周城村的风水树。傍晚时分,周城的晚街便在大青树下举行。
q( Y# w L, L/ u; Z/ n, S
2 k8 l( O1 E7 c" g2 M( f& d( n周城的白族主要信奉佛教,周城境内有银相寺、龙泉寺等佛教寺院。与其他白族村庄一样,周城也有本主崇拜。周城有两座本主庙。灵帝庙供奉的本主是蝴蝶泉边的斩蟒英雄杜朝选;景帝庙供奉的本主则是开辟周城的始祖赵木郎岗。他们都是传说中的英雄和祖先,是本村本地的保护神。0 c0 d3 J. u0 O3 X- z
! ~& D- y! k1 I7 J% u" b
在周城至今仍能看到白族婚礼中古老而典雅的新娘装束。新娘头上戴的花冠以红色为主,配以黄绿色的许多小绒球组成,像一座高高的小花山。类似旗袍的大红长袍在进婆家之前要被扯去前衣襟的下半块,以示此后将为人妻人母。胸前用红毛线拴挂的小镜子,表示与新郎“心心相印”,同时又是驱邪的“照妖镜”。新娘还有戴墨镜的习俗,相传也是为了避邪。
, C# F7 t! N' _! u! m $ b- C% ^. q& j! Z. A" K
周城白族除与汉族过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传统的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周城白族的火把节在大理坝区白族村庄里特别引人注目,以火把多和火把大而著称。
4 m C- P' m. q, \% U# W# p+ t
) q/ W1 n/ C$ f- v0 d要了解白族,请您到周城白族村来,了解了周城您就认识了白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