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休憩了两天。上一次来到丽江还是在八年前,心情截然不同,那时的我青春年少,丽江的多姿多彩令我如鱼得水。现在只觉得喧嚣浮躁,虽然有风景衬托,但处处都是为了迎合城市人的趣味,感觉不到地处西南的淳朴风情,因此实在无趣。) o* o# _( g2 y( |0 K. c. u/ ?
9 F% o: t& D. s这一点,初来乍到的阿雯也能够体会。不过,她喜欢上了象山市场的腊排骨火锅,骑自行车去束河古镇一路上也很逍遥。 3 m- d1 I$ _' Y* G9 q3 c' T3 P
; C$ t& L! z1 T1 {: K
+ l" E* V$ H* Q7 z4 s
+ s0 E k a& X$ B- M: m& U* Z( b( V/ s+ g; M. C
6 W n+ B' m( Q) f) w5 B: p
两天后前往沙溪古镇。
5 f1 T L* N# S- v* r0 C* i) x$ q; Q; t$ K; `7 ]
, W5 {# p' y- C1 N, S3 R翻过老君山重重的山峦,离剑川县城南面大约三十公里的地方,有一片被崇山峻岭环绕的广阔盆地。这就是沙溪坝子,坝子中央的沙溪古镇是古代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 R4 P6 N' ]* N% B$ J* S% d
) g( l) H O& F! {* D3 z) |$ L1 o
9 [# w6 }4 u" q7 C从丽江出发,向西经过石鼓镇,然后往南到达剑川县城。县城车站有很多微型车去沙溪,凑齐了一车人出发。途中有往石宝山的岔路,过了岔路口便是下坡路,远远望见沙溪坝子到处是绿油油的麦田,一派田园美景。快到沙溪的路段正在修,由于路窄,要等压路机平整完一段后才能通行,因此多耽搁了半个小时。1 Q$ u* f6 t5 s' c9 y
" @7 D6 a% x' _5 S
: t+ m0 z: N- S2 z1 j' n8 M. N6 U( m5 d' l% Q
: ^1 L* D, }5 f- C6 C
' d7 O$ a4 `9 O9 Z; K5 r
中午到达沙溪,先去“三家巷”客栈投宿。客栈是典型的白族民居,院子里花草赏心悦目,还提供沙溪旅游书册阅览,在网上很有名。
% r% @% W: X5 J
' s i' M; K3 r3 g6 ]# B
9 E, k8 m( p4 A7 ?! F出去填饱肚子,镇上实在没有象样点的饭店,我们在车站旁一家小吃店吃蛋炒饭,饭里加了本地的腊肠,十分可口。坐在我们一桌有两个女性旅游者,一问是台湾籍人氏,在沙溪住了四个多月,特别喜欢这里的风土,打算在这里开一家客栈长驻,下个月就可以装修完开业,冠名为“58号小院”。0 _9 H! {& ?' _0 t* y
! X8 s7 K& x1 j7 ?4 U. l- M1 k+ c4 j2 q; A {. T
吃完饭沿着寺登街走,一会就到了古镇中心的四方街广场。四方街有两座标志性建筑,古戏台和兴教寺。兴教寺是明代建造的白族佛教寺院,至今仍然保存着明代建筑的风貌,遗憾的是大殿正在重修,无法看到殿内二十多幅珍贵的佛教壁画。在古代,这座兴教寺的修建一定与沙溪镇在茶马古道的兴起息息相关。兴教寺的大门正对着古戏台,仿佛那一出出精彩热闹的社戏,最尊贵的观众便是这兴教寺的僧众了。
t; }; k1 J2 G( {4 e n4 i7 N4 S# A* [5 o) o! k% P! M* |
! Y _' `: f* a- q( _; u' V! [
如今的四方街冷冷清清,南来北往的马帮客商簇拥在寺登街的繁华景象,已经是过眼云烟。街中央那棵生长了几百年的老槐树一定见证了这盛者必衰的千古道理。古代从云南到西藏的茶马古道,必须沿着苍山西侧的低洼地区,经大理、洱源、剑川到达金沙江,然后进入中甸藏区。沙溪的兴起正是与此商道有关。但是,随着滇藏公路绕开了沙溪,另一条经鹤庆山区到丽江的大丽公路成为主要通道,从此沙溪彻底远离繁荣商道,成为遥远闭塞的山区。
8 Y# w1 @& b; A; _# c0 ~+ m. Q8 G* ]! D4 D8 D, M8 U" `- |
& k e) L6 d# |$ g6 q% {
临街的民居全部是从前的商铺和马店,铺面一律朝街,有前伸的柜台,是昔日买卖交易的平台。邻近古戏台的商铺现在开了两个旅游者酒吧。看到两个外国人进了一个叫“老槐树”的酒吧,到这里来旅游的外国人不少。
" [' t- y, f0 d! u+ T. V4 y8 T+ a
& r* b* G% }$ R" g9 K; Y+ D, ^0 N: U; X
# M5 U' n: R$ m% U9 w
% \. g5 l F% T, |9 P b; g2 @9 T
不觉暮色将近,沿着狭长的巷道走到南寨门,拱形的寨门由黄土坯砌成,毫不起眼。原路返回,在一棵粗大的槐树这里拐弯往低处走,穿过一片树林,来到黑潓江边。水流轻缓,一大群鸭子在水中慢腾腾地凫游。拱形的玉津桥横架在黑潓江上。这里的视野极为宽阔,循着大片江水灌溉的田野望去,可以看见对岸远处山腰上的华龙村。薄暮的微风吹来,夹带着花草和泥土的气息。
* B. M, f/ u1 |9 u0 _) r$ u' E3 ^& a2 H7 w9 k" R
/ p" W ]8 V! i& k. a在玉津桥边小小的神祠内拜谒了土地菩萨,我们走到桥中央,在那里俯瞰这条澜沧江的支流。江面已掩上暮色,暮色逐渐向对岸的山村掩去,淡淡的晚霞把村庄后面的山映成蓝黑色,轮廓分明地浮现出来。偶见一位村民赶着二、三十只羊,从不远处走来,不慌不忙地走到江边饮水。这种和谐优美的黄昏山村景象打动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沉浸在中国水墨画般的韵情之中。反观自身来到偏远山村的内心,淡淡地思考着中国的美。
2 ` m$ I7 Z- {4 \
; B" Q# n+ m! T I7 ?: n8 M; A# L
J! b) h" P1 b C1 r: g, F! R, Y6 E
7 r2 Y1 ~" p- C- {
- t& E6 T; u: e' A& |+ l$ @+ T
沿着长长的堤岸走到东寨门,从这里回到寺登街。在一户人家门口看到一只很可爱的小狗,和它玩耍了一会。顺路参观了本主庙和欧阳大院,便回到“三家巷”客栈。客栈主人准备了当地风味的菜肴,我们和另几位来自深圳和韩国的游客一起享用了这顿美餐。
- j1 k8 M1 K" b# D0 Z5 \5 A8 B3 M/ }, o" a, @; L& ^5 T
0 S# l, k. ^. {. [4 k预报了两三天的雨,终于在夜晚“嘀嘀答答”下了起来。这是春天的山雨。
, H" X) D- e1 X- o% R' V
5 v, {- z" @# b, F: S+ W8 K
7 \% s8 ?( b* S4 X& }
1 g7 U+ h9 E/ I4 [0 g5 _. O9 m* z7 }; ~+ B
% y9 m3 B$ i/ P2 C& b/ j# \(记于2008年8月22日)
: [/ b0 h- J, p" R' E5 Y1 h& g% ] X6 N( {3 Z! k5 [9 k
# B3 z" ^- r% D) g' A4 Z
3 Y1 ^5 t k% I7 u) f8 i- c2 v( R& Y2 {7 q
9 {) ]2 ?: m9 u0 Z
(兴教寺)
) |& B1 \' d, N# K, ?% \4 W$ b
(四方街)/ I" o9 Q' v+ l/ ?( m: B( ?
(马店前台)
" P$ J( E: z- n
(玉津桥)/ `3 h+ C/ N+ M* v% J
(本主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