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龙:“四力齐发”闯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4 g1 `" u* l& Z( U近年来,云龙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四力齐发”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闯出了一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2019年,全县47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3万元以上。
( l0 ?8 `" G4 |% r! D; Z聚合力 高位推动建机制
- F' H! a; G4 ~- ^成立云龙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制定“一村一方案”及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挂钩联系等机制并开展定期分析研判。
4 Q+ w) u, L d+ ~+ D6 R1 }抓实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开展村党总支书记分析研判,把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培养成村党总支书记;建立村级后备干部“蓄水池”,择优挑选214名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进入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基础;加强分类指导和业务培训,分级分批组织开展村干部、合作社带头人等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能力本领、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
O* n% G. K5 O2 n1 N; k- B9 @完善督查通报考核机制,强化考核奖励措施,以“基本报酬+绩效补贴+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方式,建立健全村干部岗位补贴和社区干部生活补贴“以奖促增”长效机制,汇聚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
# o; p4 L7 T/ P2 \( Y! ]; ~挖潜力 建强堡垒固根基
; g1 J" v- a% e1 {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本地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群众需求愿望有机结合,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摸清各村集体的“家底”。8 }6 z6 ?6 m7 e7 a* Q% I
制定下发《云龙县村级集体经济综合服务部组建工作方案》,实施“五有”(有组织管事、有能人谋事、有实体从事、有资金办事、有制度管事)产业型党支部创建工程,在全县成立85个村级综合服务部,为全面盘活资产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h; n( T, R) x/ g
围绕“党组织+产业扶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户(贫困户)”的思路,探索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党员中心户+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党组织引领、综合服务部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同步发展、互动双赢的良好格局。
; v' k9 o+ H4 X/ I9 X; M* `9 L强活力 输血造血强机能
' E5 |, ?. T. P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输血”。2016年以来,累计争取省级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扶持14个村12个项目,县级财政下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资金140万元扶持13个村;统筹整合各类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适度倾斜,投入“四位一体”项目扶持资金985.2万元,整合涉农资金支持2889.85万元。6 f2 C* N8 b4 l
引导各村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发展、服务创收发展、招商合作发展、资源开发发展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通过盘活资源、资产、资金来“造血”。
8 P% p5 s; D6 E( \, S1 `借助力 播撒希望金种子
4 ]' Q8 \$ l: @3 [1 I围绕“一主六副五谷开花”产业布局(打造以诺邓火腿为支撑的生猪养殖产业为全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同步推进云龙茶、麦地湾梨、中药材、核桃、烤烟、山地牧业六项优势产业,深入挖掘群众参与度高的水稻、玉米、大麦、苦荞、燕麦五谷粗粮加工产业),认真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产业扶贫政策,借力沪滇协作东风,探索出产业扶贫“一机制三模式”(利用沪滇扶贫协作资金扶持贫困村集体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运行机制和“自主建设+整体出租”“合作共建+固定资产出租”“产业基地+资产出租+就业扶贫”三种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依托消费扶贫政策,由上海帮扶单位采购“消费扶贫产品”,实现“沪滇协作+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沪滇协作产业扶贫资金4686万元,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17个,受益覆盖59个行政村,实现了“造血扶贫”和“借力发展”的有效循环。(赵媛)
& S, K; q- U- g1 C6 n 文章来源:云南网:钱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