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niy 发表于 2016-6-23 17:31:28

让家长参与家长开放日_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让家长参与家长开放日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一改过去只让家长当“观众”的做法,让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当天的活动,做孩子活动的支持者,记录者,观察者和参与者,成为孩子学习的好伙伴。

根据当天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我制定好活动记录表,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活动中的动作发展,生活能力,学习兴趣和能力,语言发展,情绪情感,交往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并专门安排了孩子和家长的互动时间,让孩子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活动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孩子们自己的“杰作”)。请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看他们的“成长档案”。当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看到自己平时和孩子一起收集的资料被收藏在里面,以及教师对孩子的活动情况所做的观察,记录,和客观的评价时,他们很感动,也很高兴。

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更主动,兴趣越来越广泛,探索精神大为增强时,都深深地体会到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来记录孩子的发展给孩子和自己带来的好处。

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姗姗是个比较内向,适应性较差的孩子,每天早上来园时都要哭闹一番,每次在老师的鼓励下都能逐渐融入幼儿园生活,而且也很开心,但第二天早上还是要哭。家长为此不相信我们反映的情况,怀疑老师没有照顾好孩子,有意隐瞒。我们便主动邀请姗姗的爸爸来幼儿园当“爸爸老师”,请喜欢运动的他组织孩子们玩相关球的游戏。孩子很开心,姗姗也无比自豪。受到这一事件积极情绪的影响,姗姗再也没有出现哭闹的现象,而且自从这以后,姗姗也变得开朗多了。姗姗爸爸在活动中不仅了解了自己孩子的表现和进步,更了解了老师对孩子细心的关爱和付出,从而在情感上接纳了老师。

有时,家园之间的相互理解,光靠我们老师自己去说,去“标榜”是不够的。它不仅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换位思考,更需要换位行动,“爸爸老师”正好为家长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爸爸老师”用他们自己的切身感受更真切的理解教师的辛苦付出。只要这样,才能让家长更真诚地与老师合作。

建立活而不乱的常规

小班的孩子有意注意的能力不强,往往在游戏的时候对老师的语言提示不能留意的听。因此,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每天玩游戏,玩玩具后让孩子收拾物品总是一件让我头疼的事。这一天,我在孩子自由活动时播放了一些轻松的音乐······当录音机一开,音乐出来的时候,有好几个孩子同时往录音机的方向看过来,欣欣小朋友还很留意的听呢!我想,也许音乐可以代替我说话的声音,提醒孩子们收拾东西。于是,我先把录音机的声音关小一些,等到活动结束时又把音乐声放大,同时用语言提示孩子们收拾玩具。果然奏效。于是,我和孩子们商量在听到音乐以后,他们就要收拾玩具。随后,我又和班级同事一起商量着如何把音乐贯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并选定了不同的音乐。

从此,在一日生活,学习环节过渡时,音乐成了我的好助手。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没有好的常规,孩子们就无法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就要分散精力去维持各种环节的秩序,进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曙光第六幼儿园教育随笔三篇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家长参与家长开放日_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