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名师的魅力语言_幼儿教育笔记
5月7日在幼儿园组织的大教研活动中,我们围绕主题教师的回应语言,通过视频聆听了上海特级教师蒋静老师的一堂中班社会活动《爸爸的手》,虽然场面和声音有时并不能听的很清楚,但整个活动仍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活动的设计安排还是现场的教学互动,教师的教学智慧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是一个成功的,也很精致的活动,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蒋老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语言,严谨中不乏幽默,简练中不乏生动,精辟中不乏鲜活,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似乎一切都可以信手拈来,一切尽在她的“掌控”之中。再细细回味,发现整个活动中教师几乎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句句到点到位。让我们再来分享一下蒋老师的妙语:
(关于孩子的家中有几个人)蒋老师:我们的小朋友真热情,都愿意告诉我你们家中有几个人。
(当孩子说喜欢爸爸的原因;爸爸天天骑车回家)蒋老师:一个爱运动的爸爸。
(当孩子说喜欢爸爸的原因:爸爸会烧菜)蒋老师:难怪你长得那么高大。
(关于说到爸爸的年龄、工作)蒋老师:我们的爸爸身上有很多的秘密,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的本领……。
(当一个爸爸说到自己的工作“贸易”) 蒋老师:“贸易”就是把中国的东西卖到国外,把国外的东西卖到中国。等等。
也许我们在平时的语言活动中才会这么注重孩子们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对于社会活动或其他活动,我们可能就会忽略这方面的教育指导。而从蒋老师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不仅具有极强的回应、反馈能力和现场调控能力,而且非常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时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正因为教师的头脑中始终装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理念,眼中能“看见”每一个孩子,所以,蒋老师能关注到教学中的任何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契机,及时用她富有魅力的语言与孩子交流、沟通,使整个活动更加丰满,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想成就一个教师的优秀需要多种条件,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钦慕别人的同时,更要学习她们的勤奋和用心,勤思考多实践,让自己的教学活动精致、出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