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乐——《纲要》引领 精彩再现_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昨天,大雪整整下了一个晚上,今天早上一看,哇!到处是银色的世界,好漂亮呀!由于雪太厚,路上的行人不是很多,大多步行。今天到园的幼儿也不是很多,大约二十来个,来的幼儿不怕冷,都兴奋的站在走廊上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楼下已有老师开始扫雪,楼上的阳台也要开始扫了,我提议我们先别扫,等幼儿玩后再扫。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有义务让幼儿亲自接触非常感兴趣的雪,引发幼儿对雪的探究欲望。这时有老师说,孩子把鞋和裤子弄湿,怎么向家长交代。于是我们想办法,想到给每个孩子脚上套一个塑料袋,系在膝盖下面,这样就不容易弄湿鞋和裤子了,这种想法立即得到一位家长的大力支持,马上为我们找来很多塑料袋。于是,我们三位老师为每个幼儿套上系牢,幼儿显得非常兴奋和激动,就这样我带着孩子们上了阳台,我先让孩子看雪,然后摸雪,最后踩雪,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叽叽喳喳地说雪,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最后抛出问题:雪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即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幼儿积极发言,共同探讨雪和人类的关系。结合《纲要》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这时不知哪个幼儿拿了一把雪玩起了打雪仗,于是我们不再探讨有关雪的知识,而是和小朋友很有兴趣的玩起打雪仗的游戏,
《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当孩子们看到楼下堆的雪人和蛋糕时,孩子们也很想堆个大雪人。于是我和孩子们探讨,先堆什么,后堆什么,怎样堆可以快一些,如果想堆的更漂亮一些,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以及帽子、胳膊可以用什么东西代替,孩子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经过孩子们地商讨,我们又进行了分工,然后又系上塑料袋高高兴兴上了阳台,孩子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不大一会儿,雪人堆好了。我们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孩子们围着雪人唱啊跳啊,虽然个个满头大汗,但是都不觉得累,因为我们很快乐。这时的教师完全是长不大的孩子,仿佛回到自己美丽的童年。
当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阳台时,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孩子们查一查为什么会下雪?雪是怎样形成的?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一步探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