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与国王对话的老汤男人
已经记不起我第一次看到陈伟鸿主持的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是什么时候了,记得当时之所以会在换台过程中停下来并看完那期节目,只是因为坐在他对面的是IT界的传奇人物、甲骨文公司的总裁拉里·埃里森。对于主持人陈伟鸿,不管是长相,还是主持风格,确实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而后来长期关注《对话》,也是出于同样原因。《对话》是央视女强人王利芬亲手打造的一档访谈节目,走得是高端、精英路线——所邀请的嘉宾不是各国政要,就是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占据领先地位、具有强势话语权的成功人士,以及标志性、偶像级的明星人物,诸如李光耀、布莱尔、斯蒂格利茨、索罗斯、柳传志、马云、史玉柱等等,这些人在节目中一经出现,每每让人眼前一亮,不由得抢人眼球。一句话,正象罗斯柴尔德家族所奉行的那句话一样——他们只与国王作生意——《对话》栏目也只与这个世界的超级精英进行对话,与这个世界各个领域的国王进行对话。
相对于这档节目的高端,相对于采访对象的强势,主持人陈伟鸿却显得其貌不扬,主持温里温吞。对于他的个人风格,2003年被《新周刊》评为年度最佳财经主持人的颁奖词总结得最为到位——他是一位不卑不亢、拿捏到位的对话者,虽专业而内敛,虽内行而平和;面对全球工商巨子,他潜心营造的话语场为观众洞开商业与人生的独特境界,令枯燥而严谨的财经话题平添个性之美和交锋之趣。在央视诸多主持人中,他既没有王志那样的咄咄逼人,也没有柴静一样的深刻犀利,既没有白岩松那样的渊博睿智,也没有毕福剑、李咏的的随意调侃,更没有一众美女帅哥主持人俊朗甜美的外表,但不得不说,他的平和、真诚自成一家,与嘉宾的强势、犀利,在节目中实现了一种巧妙的平衡,收到了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效果。
事实上,生活中的他也是如此。他是厦门人,有着一般厦门人内里就有的温和,就如同徐缓流下的功夫茶的茶汤,圆融而包涵,淡雅而从容。从求学时代,到厦门一中教师,厦门广播电台,到厦门电视台,到央视《对话》主持,他这一路走得不紧不慢,不温不火。环境和经历所造就的这种性格,使他的主持、他的为人更象一锅老汤,历时愈久,愈加显得平和、温润、醇厚,可谓历久弥香,这也正是他能够主持一档栏目13年而不间断的原因。
陈伟鸿在这本书中想要告诉我们的显然更多。作为一个遍访全球500强的对话者,他也试图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更宽的视野来审视自己45年的生命历程,从他与那些王者的对话中来撷取这个时代最本质、最喧嚣、最激动人心的片断,以带领读者从“王”者的角度来领略这个世界最顶端的风景。但是,我不得不说,他的题目虽然宏大,意愿虽然强烈,这本书却并没有如他所愿——这只是他对自己成长、对采访对象、对节目点滴的回忆,以及个人的一些感悟,根本无法建构一个时代的图景,无法描摹一个时代的演变,也无法传递一个时代的律动,哪怕只是惊鸿一瞥的模糊影像,都不大可能。
的确,陈伟鸿依托《对话》而成名,《对话》也因他而历久弥新,两者也已经密不可分,所以他才能够出版这本《惊鸿一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两者,可以说是“只与国王对话的老汤男人”。如果抛开更多的期待,只是想要更好的认识陈伟鸿,更好的理解《对话》,这本《惊鸿一瞥》值得一读。(《惊鸿一瞥》书评/书海冲浪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