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愿与你并肩看风景
这是一本精致的小书,封面设计得清新又雅致。我打算在睡前读上几页然后就熄灯安睡,可当我打开它,只读了两页就被书中营造的氛围吸引了,一口气读完至午夜。那时,正值台风过境,窗外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我被书中弥漫着的悲怆与哀婉的气息所感染,感觉自己仿佛正置身于书中所写的那个长满落叶松的冬季山麓,外面的天空下着漫天大雪。《起风了》是堀辰雄最广为人知的小说,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描述了“我”作为一个陪护者的经历。陪护的对象是患了绝症的爱人节子,两个年轻人在静谧的山麓疗养院度过了人生中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生活,共同等待着死亡一点点临近,觅着生之幸福与爱之纯洁和永恒。
作者堀辰雄是文学大师芥川龙之介的唯一弟子,因其作品具有忧伤哀婉,悲怆凄美的情绪基调和细腻优雅又深情的文字而打动人心。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丰富细腻,独到精准,堪称一流。他描述自然风景的文字也同样非常出色,他描绘的景色除了给人饱满的画面感,还能听得见声音,闻得到气味。看《起风了》你会看到他写庭院里含苞待放的鲜花、大山里的落日、森林里雪景……看这些文字时,你仿佛就闻得到那细小蓓蕾的清香,听得见风吹松林的声音、下第一场雪的声音……正因为其文字具有如此的魅力,堀辰雄虽辞世已近六十年,作品依然受到读者的喜爱。
虽然疗养院里不断有各种病人病逝与自杀,冬天的山麓又笼罩在寂寥与冷风暴雪中,主人公的爱情因为日益逼近死亡而弥漫着忧伤绝望的气息,但小说整体上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而非沉沦下落,消极放弃。小说中出现最多的不是“生病”不是“死亡”而是“幸福”,那带着淡淡悲伤的幸福,带有几分死亡味道的生之确幸。两个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在不知不觉中似乎脱离了时间的掌控,细心、缓慢地品味着彼此的生命与感情,就连生活中的细小琐事都能散发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魅力。山麓间风景如画,两个人常常看同一片风景时,一个躺在床上,一个站着。唯有一次,节子站在森林中与爱人并肩看风景。忆起两年前他们曾经一起并肩站在对面的山上,眺望这边的风景。“我们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怀着与最初的那些日里并无二致的爱慕,揽着彼此的肩头伫立,任凭我们的影子在草地上渐渐地伸长、爬行。”从今往后惟愿与你并肩看风景,这便是此生最大的满足。因为生死难料,命运残酷,对生,对爱,对幸福都愈加珍惜。越大的不幸越能让经历者看到幸福的模样,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泪洒衣襟。
小说的结尾处讲了“我”独自一人去了阔别三年半的那个村庄过冬,那是节子离开之后的第一个冬天,对爱人的怀念与追忆时常围绕在他孤寂的心头。圣诞夜,从邀请他去过节的村民家离开,他独自朝着自己山中的小木屋走去,惊异于黑暗寂寥的雪原中的一束幽光,原来那是位于山谷最上头的自己的小屋撒出来的一束光,没想到居然能照到山脚下。可是当他走到小屋前,发现小屋的灯火却只能在房子周围投下微光。“这光影的情形,不正像我的人生一样吗?我以为自己这一生的光亮,就只有自己周围的这么几许;而实际上,就像这小木屋里的灯光一样,远比我想象得多得多。而且,那些光芒似乎并不跟从我的意识,它们就像这灯火一般,兀自在各处闪亮,将我的生命延续下去……”也许正因这感悟,“我”又想起了节子,想着她对自己的爱,想着自己身上那远比自己想象得多得多的勇气,开始觉得自己会同大家一样唤这个山谷为幸福之谷,心中有了一丝力量。作为一个读者,我想到的是出发去山麓疗养院之前,两个人曾在花园里的闲聊。衰弱的节子“用哽咽的声音说:‘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又想活下去了……’接着她用小到几乎让人听不清的声音补充道:‘……多亏了你’”。
无论是关于小木屋的灯光而发出的感悟,还是节子说的话,都给人无限的希望与温暖,让我看到了爱,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它们让绝望的人萌生希望,让濒死之人还怀有生之渴求,让失去挚爱的人能够打起精神,鼓起勇气继续生活下去,“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译文优美,笔调舒缓,婉约哀伤,字字饱含深情,将主人公面临绝境时黯淡而明亮的内心情绪表达了出来,催人泪下,使读者读罢,心中留下淡淡的美与忧伤,久久挥之不去。(《起风了》书评/ meiya)
页:
[1]